原則和規矩,讓企業運營高效秘訣
很多企業的管理者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:企業內部運營效率低下,流程運行不流暢,規定執行不徹底,工作不推動就卡頓,經常需要管理者去協調,甚至最后都要上級領導“擦屁股”?
當企業人員超過25人的時候,這樣的問題就會越來越突出, 因為最高領導已經沒有辦法關注到所有人的工作執行。
即使有所謂的工作流程,但是流程規定的不夠細致,有一些工作路線圖,但不夠具體,在一步一步的實操過程中經常冒出意想不到的情況,讓流程也束手無策。
當有了工作原則和規矩,就可以讓這樣的問題大大緩解,這樣做的好處是:工作的進展變得“確定了”,有了確定性,意外的工作卡頓被消除了,不需要靠人為的力量去協調,管理者不會驚訝于意外的工作結果。
就以銳正倉庫發貨的案例來說吧,(微信公眾號raise8888),銳正倉庫處理幾千個規格,面向全球市場的備貨,包裝,發貨任務。
隨著發貨量的加大,供應鏈、銷售與倉庫之間的協調和溝通工作越來越多,經常出現這樣的困難:要發的貨來不及包裝、包裝好的貨沒有發走、還有包了一般的訂單缺兩個規格停頓在那里,倉管經常要問銷售員貨物能不能發,銷售員也不知道貨按時發走了沒有。。。。。。,
搞得每個人都有意見。
這就是需要管理智慧的時候了。
我經過現場深入調查,發現這些工作流程缺少了“原則和規矩”。
于是,我設計了三句話的“規則”,工作流程的執行一下子清晰了,流程中的每個人都知道怎么做了,每個人要做到什么程度都非常明確了,效率提高了,同事之間怨言也少了很多。
這個規則就是:
見合同訂單開始備貨
見發貨清單進行出庫
見快遞面單決定放行。
當然,這個規則在實操時也遇到一些不適應甚至理解不透徹的問題,那我就講一下實際操作如何執行,讓大家理解。
1)合同訂單找不到了,要不要補打。答案是,不。假如補打了,萬一拿重復了怎么辦?而且,作業者認為即使遺失了,找業務員補打一份就行,也不注意保存了。所以,堅決不補打遺失的單據,并考核作業員對單據的保存責任,這也是“原則和規矩”執行的一部分
2)發貨清單中有些規格尚未入庫,清單能不能放在倉庫貨架上等料?答案是,不能!這一點很多人難以理解,貨沒有入庫,我沒法出庫,當然是等料啊,否則讓我怎么辦?
這個說明他對規則理解停留在淺層。
規則已經說明,見發貨清單進行出庫,也就意味著,不能出庫的發貨清單不能接收。應該退回銷售部,讓銷售與總計劃溝通確定,需要提前出庫的,把有貨的先打印發貨清單,沒貨的不打印發貨清單,進行分批出庫;假如不需要提前出庫的,就等貨齊了再送發貨清單到倉庫。------這樣做才保證“規則”得到完整執行,才是真正理解和執行了“原則和規矩”。
3)見快遞面單決定放行,意味著業務員認為可以發貨了(比如貨款都收好了,物流方式都確定了)。有時,業務員把快遞單送到倉庫了,客戶要換物流方式,又電話通知倉庫說,那個單先不要發,等我通知。這種處理方式不對,正確的做法是,自己去把快遞面單拿回來,這樣也可以保證“見單放行”得到徹底執行。
這就是原則和規矩的作業方式。
在原則和規矩面前,沒有特殊情況,沒有口頭通融。
就像我們去銀行取錢,有銀行卡,身份和密碼確認通過了,柜員跟你說“我問問領導這個錢能不能給你”,你會怎么想?
又或者說,你賬戶上只有100元,你要取200元,你跟銀行柜員說“你先把200元取給我,差的100元我明天讓人存進來,你把帳做平得了”。你覺得誰會答應你!
這就是規則的威力。
所以,當你做事沒效率,干活很累,煩惱很多,很多不如意,根本上的問題,是沒有“原則和規矩”,或者沒有真正理解原則和規矩。
有了原則和規矩,我們只需要簡單的事情,重復的去做。
然后不斷的梳理原則和規矩,就會越來越輕松。
從而才能去享受時間的復利。
銳正精密工具,正在梳理工作流程,正在識別和制定以下“原則和規矩”,正在培訓團隊按照“原則和規矩”開展工作,高效服務客戶。
歡迎大家研討。微信:139156715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