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人后事 ----《從優秀到卓越》讀后感
作者從歷年《財富》500強中的1435家公司中,選出11家卓越的公司進行研究,試圖找到卓越的公司具有的特征。其中有一點特別重要的,就是先找人,再做事。
作者分析了美國富國銀行的案例,從1973年到1998年,富國銀行的增長速度比同期的銀行平均水平高了3倍,富國銀行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?作者給出了一個關鍵要素,人才,而且是先有人才,有確定方向。
1973年左右,當時富國銀行的CEO迪克庫利開始組建一支業內出色的管理團隊,雖然當時還沒明白富國銀行到底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,他并不是首先確定目的地,然后把人才引向那里,相反,他首先讓合適的人才加入公司,然后才決定駛向何處。但是有一點毋庸置疑,如果我們有合適的人在車上,并各就各位,而不合適的人已經下車,然后就可以確定如何將它開向某個卓越之地。
富國銀行的領導人明白三個簡單的道理:一,如果你是從“選人”而不是“做事”開始的話,就更容易適應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;第二,如果你有合適的人在車上的話,那么如何激勵和管理他們就不再是問題。合適的人事不需要嚴加管理或勉勵的;他們會因為內在的驅動而自我調整,以期取得最大的成功,并成為創造卓越業績的一部分;第三,如果車上坐了不合適的人,那么方向對不對都無關緊要了,因為光有遠見卓識,而沒有合適的人,一切都無濟于事。
鑒于這個理念,迪克庫利和董事局主席不是忙于制定應付變化的戰略決策,而是把精力放在源源不斷的給公司注入新鮮血液上,不論在何時何地發現了杰出人才,他們就聘用他們,往往是并沒有具體的工作。他指出“這就是你構建未來的方式。如果我不能足夠精明,無法看到即將發生的變化,但他們卻可以,而且他們可以靈活機動的處理那些事情。”
最終的結果是,這樣的團隊,幫助富國銀行帶來了很好的回報,同期的股票高于大盤3倍,令人吃驚的是,后來當他們列出此期間CEO招收加盟公司的經理人員名單時,發現他們幾乎每個人都已成為一家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。
人才和團隊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,人才優先,人才的投資是回報最高的投資。